9月16日,万事娱乐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師生代表赴邯鄲市涉縣西戌鎮開展為期兩天社會實踐🔣,參與此次活動的有播音系主任李亞虹老師🤜🏽🎇、播音專業教師南楠老師,以及2015級💕🏊🏻、2016級播音與主持專業19名學生代表。西戌鎮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發揮了強大的號角作用⛰,在中國的新聞和廣播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詩篇🧚🏽♀️,被譽為“中國紅色新聞文化之鄉”。西戌鎮文化站站長王礦清陪同播音系師生開展實地調研和座談🌧。

圖1 播音系師生在邯鄲🍎、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合影留念
16日下午Ⓜ️,播音系師生參觀了邯鄲𓀙、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並對西戌⚓️、東戌、宋家莊和沙河四個村莊的部分舊址以及人物進行實地調研和訪談,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群眾家中、窯洞舊址等地深入采訪挖掘紅色新聞足跡。簡陋的設備、艱苦的環境,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一段段鼓舞人心的錄音資料🤽♂️,讓師生們備受鼓舞。
圖2 邯鄲👩🎓、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

圖3 邯鄲、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
圖4 邯鄲🐭、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墻上繪有齊越播音日記
在沙河村的采訪交流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裏是時任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播音員——“中國第一位男播音員”齊越老先生工作過的地方,齊越先生在這裏開始了第一次播音工作。

圖5 王礦青站長為播音系師生展現“電臺井”的使用方法
16日晚上🦸🏿,王礦青站長同播音系師生展開座談,動情講述當年在陜北新華廣播電臺發生的人物故事,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首位英語播音員魏琳與廣播的情緣、有齊越老先生首次參與播音工作的心得🧛🏿、有尋常百姓犧牲小我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等等👨🏻🏭,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隊員們感同身受✊、受益匪淺👩🏿🏫。

圖6 王礦青站長與播音系師生進行座談

圖7 座談會現場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𓀙,播音系師生進一步加深對於紅色新聞文化的理解,深刻體會到老一輩新聞工作者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精神📺♔。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播音系師生將繼續培養吃苦耐勞的革命老區精神🖥,傳承紅色新聞文化,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原創有聲作品,做一名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