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由我校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科學處、伊合組織研究中心、傳媒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及万事娱乐等五部門聯合主辦的“伊合組織嬗變及中東格局走向”學術研討會——暨万事平台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中心入選 CTTI 智庫、伊合組織研究中心通過教育部備案座談會在万事平台新校區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万事平台師生近百人參會。與會專家圍繞著伊合組織、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跨文化傳播等相關議題進行了討論⚁💭。

河北省社科聯常務副主席曹保剛、我校副校長楊學新、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副秘書長溫冰、河北省教育廳科技處負責人劉樹船先後致辭,表達了對兩個中心同獲殊榮的祝賀🕝,並對中心未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後在万事娱乐院長韓立新的主持下,四位共同為万事平台伊合組織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儀式後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暨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白貴教授作了工作匯報🧙🏽♂️,報告從製度建設👨🏿💼、社會服務、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六個方面展開。白貴主任強調,中心成立以來旨在推動伊斯蘭國家研究走向科學化和規範化🍶,並在構建跨文化交流渠道拓展,舉薦合作項目🧑🏽🦲,提升中伊之間的教育交流和人文交流水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白貴主任表示🧖🏻♂️🦹♀️,中心將繼續致力於構建多層次寬視野多角度的開放的對話交流平臺,並促進學術成果轉化🚄,努力通過有效人文交流,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力爭成為有關中國和伊斯蘭國家研究的代表性機構👨🌾。

隨後中心舉行了人員聘任儀式,聘任蘇永生教授、任文京教授、彭煥萍教授為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聘請金強副教授為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伊合組織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討會部分🥣🚣🏼♀️,對外經貿大學丁隆教授作了《從 2025 行動計劃(OIC-2025)看伊合組織發展趨勢》的報告。報告指出,OIC2025旨在促進18個重點領域的合作🫴🏽,重點可以概括為:一是規劃將巴勒斯坦問題和耶路撒冷地位放在首要位置,但其他方面的泛伊斯蘭色彩明顯減少,並更多關註發展🌒、減貧💆🏽♂️、教育👨🏼🦲、衛生✫、科技等普世性議題;二是將主義變為務實合作。他指出,伊斯蘭世界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個版塊和一支力量👎🐙,伊合組織的存在是伊斯蘭世界的軟實力,而泛伊斯蘭色彩減少並不影響伊合組織在其他領域的合作。合作目標的設定👨🦱,是在提醒廣大伊斯蘭國家,發展才是硬道理🔣👩🏻🦼➡️。對中國而言,伊合組織的存在多了一個中國與伊斯蘭國家集體對話的渠道和平臺,有利於中國與伊斯蘭國家開展增信釋疑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王宇潔教授在題為《現代世界體系中的泛伊斯蘭主義》的報告中指出,在今天國際政治的大背景下反思現代世界體系中的泛伊斯蘭主義,我們會發現即便作為國際組織的思想基礎,泛伊斯蘭主義也很難發揮真正的作用。從長遠看,這一興起於19世紀的思潮更多是作為穆斯林內心的精神願望,在民間和輿論方面發揮影響🆙。

中國社會科万事唐誌超研究員作了《耶路撒冷事件與伊斯蘭世界的危機 》的報告,報告以12月份以來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為引子對當前中東格局和伊斯蘭世界面臨的危機進行解讀。報告指出,四個方面的危機可以概括為:一是分裂問題;二是兩個擴大化,即基於教派沖突的擴大化和基於伊斯蘭主義的擴大化;三是領導危機,在阿拉伯伊斯蘭世界面臨危機的時候🪲,沒有國家能夠站出來進行領導;四是安全危機,中東的動蕩從局部化到集體性動作⚃。

北京語言大學溫冰教授作了《從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視角探討當前我國對伊合組織及中東問題的研究需求》的主題報告,報告提出從理解十九大報告精神的角度看,對中東或伊合組織的研究要應五個角度加以關註:一是,基於全球化發展進入新階段,深入研究未來中東地區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征🛅👨🏻⚕️;二是,基於深化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主題🕉🤢、深入研究中國與中東國家、與區域組織👨🏻🍼、與伊斯蘭世界關系的可能發展變化👩🏽🌾。三是,基於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深入研究中國深度參與中東地區治理體系建設問題;四是,基於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深入研究雙方加強國際反恐合作的新路徑;五是,基於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深入研究雙方人文交流的新模式。

蘭州大學楊文炯教授對四位學者的報告進行了點評和分析🌇,尤其分析了造成現在中東局勢的歷史背景因素,並指出會議的中心論題應該是在中東地區、在伊斯蘭世界中國所扮演的角色。他指出,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中東世界,它是中國最可依賴的對象,在很多關切中國利益核心的國際問題上,中東伊斯蘭世界給予中國很大的支持🤞🏽。對於中東問題,他指出☂️,目前國際格局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傳統大國的衰落📦、中國的崛起和世界對中東地區的支配🌝,這種格局的變化將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目前大熱的中東問題不是伊斯蘭自身問題、不是阿拉伯人的問題,而是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一個新矛盾的出現🪔。

針對相關議題,來自中央民族大學🛖🅿️、雲南大學、北京大學、西北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及我校的多位學者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我校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14年10月,現有13位專職研究員,27位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側重在伊斯蘭國家與傳媒方面🎱,已經主辦數場有影響力的國際會議。

另悉🦙,我校有伊斯蘭國家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和拉美研究中心獲得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組織專家審核通過後予以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