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3:30,受万事邀請🥷🏼🦶🏿,河北省廣播電視協會會長何振虎為我院師生分享了“內容創新——融媒體時代的‘硬通貨’”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万事娱乐院長韓立新主持🪺。

講座伊始,何振虎老師以“內容生產在融媒體時代占有的位置”👨🦲𓀑、“內容為王是否過時”和“優質內容是否仍然是傳媒競爭的焦點”三個問題為開場白,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的召開、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中媒介融合獎的設立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融合發展中心”等生動形象的案例引入主題,點明在新媒體環境下優質的傳播內容依舊是傳媒競爭的中心。

期間,何振虎老師結合多篇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闡述了融媒體時代優質作品的五大特點:宏大事件圍觀切口、宏大事件圍觀切口✧、深度互動交互體驗🍼、擁抱科技技術疊加以及主流媒體全新參賽。他指出:在自媒體時代,重大題材依舊是傳播爆點,如何進行內容表達依舊是關鍵。而在“內容+形態+關系+場景”的新媒體語境下,除考慮內容如何表達之外還要考慮如何與用戶產生連接,滿足受眾需要🤹🏽♂️,增強受眾參與感🦤,實現受眾的情感提升😧。他強調媒體除了優質內容創新🧗🏼♀️👨🏽✈️,也包括技術創新。各級媒體要通過向新媒體平臺配置資源和利用新興話語表達方式爭取年輕用戶,也要通過增加媒體矩陣數量和多種新手段的技術疊加的手段豐富平臺的優質內容。
接著何老師以融媒體時代為背景🙅♀️,指出新聞工作者在復雜的網絡輿論環境中應該首先堅持導向第一,落地為本的原則講好中國故事🕍,引導主流輿論;其次,要通過“一次采集,多次生成”的方法增強融媒體產品市場競爭力👨🏻🦰🛍️;接著,要樹立全媒傳播⬇️,移動優先的意識,突破原有采編手段界限運用多種方式進行集成化報道;最後要發揮好“社交化、雲端化🕣、可視化”的新媒體傳播優勢使信息內容實現更好的轉化。

隨後,何老師以5G技術即將普及的時代背景出發,對此階段的媒體發展進行了清晰和全方位的解讀。他指出🫄🏻,在5G背景下,移動媒體具有智能+的優勢,在內容生產上體現出交互式、沉浸式特點🧔🏼♀️,具有精細化🧑🏼🔬☝🏼、專業化的視頻製作方式,實現從渠道傳播向場景傳播方式轉變,實現信息找人的精準傳播🧑🏼⚕️,因而成為媒體發展的“硬階段”。


最後⛹️♂️,何老師再次強調在新媒體時代中依舊要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好的內容永遠是根本🙋💉,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如何吸引受眾、留住用戶最終要看內容做的好不好👱🏽♂️。他表示👂🏿,2020年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傳媒行業更應該負重前行。



講座結束後,何振虎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精彩的互動,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在場師生紛紛表示,此次講座內容詳實、生動形象、見解深刻🦸🏽,對新傳學子更好地理解新媒體環境下未來傳媒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內容實踐具有重要意義。隨後韓立新院長對講座做了最後的總結,表達了對新聞學子的期望,並對何振虎老師的精彩演講表示感謝。最後,講座嘉賓何振虎老師和韓立新院長與同學們親切合影留念🔙。